Page 66 - 文科园林
P. 66
um 文科论坛

分认识到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性,因地制宜制定径 技术标准级规划,促进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:加强规划编制
流污染治理方案,合理确定径流污染负荷总量,尽量挽回内 与水利水质模型的关联,利用水质水力模型结果,合理制订
涝造成的损失。 《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》、《武汉市海绵城市试点三年
建设年度计划》,立足长远谋划、分期实施、有序推进。
4、发挥示范区作用,开展“2+N”模式
5、 建 立 创 新 规 范 、 开 放 透 明 的 融 资 体 系 : 探 索PPP融
发挥海绵城市示范区的带头作用,集中示范、分区试 资、水权交易、排污权交易、水价合理调整等市场机制,探
点、全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。武汉青山示范区重点围绕老工 索“拨改租”等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,引领示范海绵城市
业区、棚户区、老住宅区、水敏感区、循环经济试点区,打 建设。
造旧城改造典型示范;而四新示范区重点围绕新型宜居生态
城区形象,探索建设管理新机制和配套政策。以两大示范区
为 中 心 , 借 鉴 示 范 区 规 划 建 设 经 验 , 展 开 “2+N” 开 发 模
式,带动全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工程。而在海绵城市建设在全
市范围内开展的过程中,一方面,全市范围内要按照统一的
建设标准进行改建,另一方面在已建成区域内大规模的改
造、重建将会给社会带来重大的影响,而且大量资金需求将
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压力。

六、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应对措施

针对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,现提出以下应对
对策:

1、 结 合 “3S” (RS、GIS、GPS) 技 术 确 定 海 绵 城 市 最
佳 空 间 布 局 。 利 用D E M、 降 雨 和 土 地 利 用 类 型 等 数 据 , 进 行
流域水文分析和城市水量平衡计算,确定城市在流域中的位
置、水量消耗情况及城市主要面临的水问题,再结合水敏感
分析,确定城市水生态保护区和水敏感限制开发区,以此作
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保护和控制区域,最后在城市景观格
局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整体景观格局进行评估优化,形成以
水生态、水安全为主的海绵城市最佳空间布局。

2、 开 展 海 绵 城 市 专 项 课 题 研 究 , 为 海 绵 城 市 建 设 技 术
标准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支撑:基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
的课题研究,建立基础数据库,研究城市典型降雨特征、下
垫面、面源污染浓度与降雨的关系、植物配置等课题,明确
本地建设海绵城市主要解决的问题,提出城市低影响开发的
策略、原则和目标要求,确定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路线及控制
目标。确定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相关参数及应用措施,将低
影响技术措施属地化,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。

3、 利 用 SWWM等 数 学 模 型 , 绘 制 水 涝 和 水 质 分 布 图 ,
为海绵建设规划提供指导:利用水质水力学模型,对海绵设
施和周边环境进行内涝评估和海绵性评估,形成专业的海绵
城市评估体系和标准,促进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。

4、利用水质水力模型的结果,指导形成基于城市的海绵

65 文科园林
   61   62   63   64   65   66   67   68   69   70   71